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究竟遗憾什么?
在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中,蕴含着多重遗憾,这些遗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深沉而动人的情感基调。
最为直观的遗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悲剧结局,诗中开篇描绘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度宠爱,“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他们在华清池、长生殿度过了无数浪漫的时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份爱情美好而令人向往,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切。“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玄宗为了自保,不得不赐死杨贵妃于马嵬坡,曾经海誓山盟的两人阴阳两隔,唐玄宗在之后的日子里“孤灯挑尽未成眠”,日夜思念杨贵妃,这份爱情的戛然而止充满了无奈与悲戚,白居易对他们这段爱情的遗憾,是对美好事物被无情摧毁的惋惜,是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从国家层面来看,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国家的动荡,他沉迷于杨贵妃的温柔乡,荒废朝政,任用奸臣,使得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氏家族的显赫权势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和社会的不稳定,安史之乱的爆发让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秩序混乱,白居易遗憾于唐玄宗未能守住开元盛世的辉煌,未能履行好一国之君的职责,导致国家由盛转衰,百姓受苦,这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统治者失责的批判,贯穿于诗歌的字里行间。
白居易或许还遗憾于历史的车轮无法逆转,即便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追悔莫及,即便他想尽办法去寻找杨贵妃的魂魄,都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悲剧,历史的发展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力,白居易通过《长恨歌》,将这种对历史必然性的无奈和对已发生之事无法挽回的遗憾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既有对爱情悲剧的遗憾,也有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还有对历史不可逆转的无奈,这些遗憾相互交融,使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
天马行空 发布于 2025-04-02 11:07:17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细腻的笔触轻抚着历史的伤痕,他不仅是在为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段凄美的爱情遗憾——那是一朵未绽即凋的花儿;更深深叹息于一个时代的落寞和无奈:盛世繁华如梦初醒后的空寂、权谋斗争下的红颜薄命以及天长地久有时尽的无常感怀。我,仿佛能听见诗人心中的低语:这不仅是他们的故事啊!是那个时代所有美好被无情吞噬后留下的无尽惋惜。
-
心随坤动 发布于 2025-05-08 03:34:47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不仅是在遗憾一段美好却无奈消逝的爱恋💔 ,更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情感和命运的束缚⛓️ ,通过这凄美的故事,遗字背后藏着的是诗人对于时代、权力与人性的多重思考——为何才子佳人终成陌路?这不仅是对李隆基帝妃之爱的惋惜 😭 也是对社会兴衰和个人命运沉浮的无尽感慨...
-
几时柳 发布于 2025-05-27 11:02:3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不仅遗憾于那天长地久有时尽的爱恋无法永恒;更痛心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爱而不得、国破家亡的无助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长生殿、霓裳羽衣曲,昔日繁华如梦一场空!这不仅是李隆基和玉环的故事之憾也是对那个时代兴衰沉浮的一声叹息……
-
凝残月 发布于 2025-06-23 11:37:38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遗憾者,乃是唐明皇与爱妃杨玉环之间那段超越生死的深情厚爱终因命运捉弄而无法圆满的悲剧性结局罢了。
-
小女人倔强 发布于 2025-07-07 16:17:49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遗憾的不仅是唐明皇与爱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更深层的是对盛世不再、美好易逝的无尽哀叹,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感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深邃思考。